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 查询系统
          • 姓名
            身份证号
            证书编号
            级别
                 
          · 关于“全国城市
          · 关于2018年下半
          · 关于2018年全国
          · 关于 “全国轨道
            分数查询
            姓名
            身份证号
            级别
                 
          • >>新闻中心 - 业内新闻
          •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 AREP活动 | “城市·建筑·交通” 中法低碳生态建筑论坛及主题展精彩回
          • 时间:2019-11-25  点击次数:2683关闭本页] 字体大小[

          • 2019年11月19日“城市·建筑·交通”中法低碳生态建筑论坛及主题展在北京坊劝业场隆重举行。该建筑作为城市新地标,始建于1905年,2013年由法国AREP设计集团对其进行了修复改造,重新赋予了这个百年古建新的生机。
            本届论坛旨在推动中法交通低碳化发展与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由法国国家铁路总公司、法国AREP设计集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北京建研住工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承办。


            论坛开幕式AREP集团中国区总经理姜兴兴先生及Luc Néouze先生作为论坛开幕式的主持人出席致辞活动。两位主持人代表主办单位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谢意!会议指出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工业化进程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也产生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本届论坛围绕中法两国生态城市、低碳建筑、绿色交通、绿色出行等可持续发展领域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同堂畅谈,交换意见,扩大合作,推动双方生态产业和生态技术共同发展,打造中法技术合作和文化交流的平台。

            深圳市政府原副秘书长、市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原副总指挥、市轨道办原主任、雄安新区主任特别顾问、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协会荣誉会长赵鹏林先生首先致辞。他指出一个城市的能耗超过70%是建筑和交通产生的,而雄安新区是国家城市化进程中建设的低碳、绿色新城。在规划过程中采取很多绿色措施包括绿色轨道交通的技术提升,分类施策,快速交通与慢行交通体系建设并进、以及自动驾驶,无人驾驶智慧绿色技术,可以高效地解决交通的拥堵和交通尾气的排放等城市交通病,对于改善空气的质量具有很大的贡献。


            中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党组成员、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副主任王玮先生在致辞中认为这次论坛深入研讨城市低碳生态的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在新一版的城市总体规划里面就明确要求了要以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作为约束,确立了生态保护红线,以及城市生态保护体系,使得到2020年北京市生态的环境控制区的面积将达到适用面积的73%,到2030年是75%,到2050年达到80%。与此同时城乡建设用地的总面积由2016年的2945平方公里预计2020年降到2860平方公里。这一增一减体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良性互动,彰显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王主任进一步指出城市是建筑的载体,交通串联着城市,构建一个低碳生态的城市,必须要有一个高效的出行方式。北京建设成为一个世界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必须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的方向,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兼收并蓄世界各国的优势,积极参与到中法国际示范生态城市的合作与交流,为中国乃至国际上可持续发展树立标杆。

            法国生态转型部国际可持续发展代表François LEMAL先生出席论坛并致辞。他在致辞中首先分析了中法两国在低碳规划建设中的发展现状和进展情况。目前中法生态示范城市建设在生态空间、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等项目建设进度稳步推进,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法国在2016年12月发布了《法国国家低碳战略》,提出了交通、建筑、农林业、工业、能源和废弃物等领域的发展战略目标及主要措施。具体来说在交通方面采取提高车辆能源效率,加速能源载体的发展,抑制车辆流动性需求,发展私家车替代工具,鼓励其他交通模式;在建筑方面,实施2012年热监管,到2050年以高能效标准实现建筑物翻新,加强能源消耗管理。这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和生态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法国AREP设计集团总裁Raphaël MENARD先生在致辞中分享了AREP从建筑新能源、建筑新材料、碳的零排放、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多方面入手,将生态融入建筑与城市的丰富的理念与实践经验。他指出AREP作为一个全资法国设计集团,在进入中国的近二十年间,一直积极与当地业主、合作方密切合作,为两国的城市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随着如今全球对于生态发展的日益关注与迫切需求,如何在建筑与规划领域回应生态发展这一需求则成为了AREP发展的一大课题。而这一课题的解决方案其实已经在AREP的众多中外项目中得以实践。


            北京广安集团文商事业部副总经理胡望林先生代表北京坊对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地祝贺。胡总从生态文明建设和“两山”理论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进程中的巨大作用,阐述了人们对生态、交通、城市等高品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北京坊既是首都北京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平台,汇集了阅读体验、电影文化、居住生活、健康运作和艺术空间等多元文化及体验业态。充分挖掘、理解和融合在地地域文化,呈现中国新生活方式,是具有人文温度的历史文化街区。同时也是中法技术合作的典范,是法国AREP设计集团在遵循文物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运用独特的技术对劝业场进行保护性修缮。现在劝业场作为北京坊文化艺术中心必将继续引领、倡导跨越一个世纪的劝业精神。北京坊在生态规划、节能交通、环境文明、城市更新、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利用等生态建筑领域进行实践探索。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琪先生代表主办方致辞。郑总抚古追今介绍了劝业场的前世今生,认为一个城市可持续的发展将与过去、今天与未来勾连,重新定义人们的情感记忆。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作为与共和国同龄的大型设计机构也将秉承建筑服务社会,全面整合设计的理念,用适宜的技术为客户和城市提供最适宜的建筑产品。在低碳技术服务、标准制定、示范项目、绿色出行方面践行生态文明思想,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我们的力量。


             
            上午主题论坛由华诚博远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杨兆林先生主持。本次论坛嘉宾与企业家特别强调把绿色交通与国土资源集合集成集中利用以及生态科技技术相结合,顺应国际生态低碳文明和建设美丽中国的发展趋势,特别紧跟法国先进的生态城市、低碳、可持续、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与中国本地科技生态圈的联合创新,引导法国生态项目技术落地转化。
             

            法国国家铁路总公司亚洲区总经理Marie-Pierre MEYNARD(玛丽皮埃尔·梅娜尔)女士围绕《SNCF GROUP ON WORLDMARKETS》分享了关于法国国家铁路总公司在城市交通建设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与成功经验。法国国家铁路总公司在货运、物流、轻轨、有轨电车、公共停车场、铁路客运、数字交通建设等方面都能根据客户的需求和当地不同的环境和条件提供各种不同的综合技术服务和解决方案。目前法铁集团在中国的业务蓬勃发展,市场占有率和市场份额逐年提高。为进一步开拓中国市场即2025年中国市场能达到2/3的份额,集团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发展目标:一是提高交通运输安全性、并减少道路运输、物流和供应链运营中的碳排放;二是加强环保和能源的使用,选择低碳出行方式,践行社会责任感和生态保护责任感以及低碳生活理念;三是关注准时性、安全性和信息性,提高其交通运输的质量、安全性和可用性;四是利用大数据挖掘的交通客户关系,分析顾客需求,改进交通运输各项服务,提高顾客满意程度;五是提高企业员工自己的满意度和投入度,实现卓越绩效。Marie-Pierre MEYNARD最后结合企业的价值观、价值尺度、居民乘客的出行方式和环境保护要求,介绍了巴黎火车站的经典案例,该车站集铁路网络高效提升改造、巴黎城运、TOD车站建设以及提高土地、数字经济、数字科技的利用方面为一体,进行了修复改造。最后,她还提出了法铁集团愿与中法两国的企业开展战略合作的美好愿景,共同建设一个更加有效,更加绿色的出行方式如混合动力火车、交通电气化、清洁型能源、太阳能、垃圾废物原材料环保循环利用,实现交通和建筑低碳或零碳排放,契合国际可持续发展潮流。
             

            深圳市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规划发展处处长曾广路先生介绍了深圳市轨道交通枢纽绿色发展理念与实践。在粤港澳大湾区国家发展战略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示范区的指引下,深圳2025年在要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城市,2035年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示范。到本世纪中叶,建设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的城市和宜居美丽和谐家园,对于轨道交通的发展建设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最后曾广路先生通过站城一体化、产城一体化案例分享了罗湖口岸、深圳北站、福田站、前海枢纽、西丽枢纽、岗厦枢纽、黄木岗枢纽等交通枢纽型TOD引导城市发展策略,真正实现了以人为本、换乘高效、集约用地、绿色发展。



            法国AREP设计集团总裁Raphaël MENARD先生围绕《交通构建可持续发展城市》探讨了法国AREP设计集团法中两国在气候变化问题、生态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建筑能源低碳、清洁利用、绿色建材循环利用等生态理念和设计方式。Raphaël MENARD先生认为中法两国的合作和友谊历史悠久,在空间设计和交通已经有20年。两国文化交流碰撞,互学互鉴,共同面对危机和挑战,必须根据环境、能源、气候、碳排放和生物多样性来进行项目设计,同时也不能让建筑变得太科学性、太技术性。一个好的项目只要能够适应生态的要求,满足功能、质量和社会的有用性,就能够成为生态建筑的示范标杆。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李晖女士从大铁与地铁的关系探讨了大铁和地铁TOD发展的异同,并对存在的问题和困境进行分析和判断,提出相应的发展模式和措施。第一要重新整合大铁和地铁原有的要素,实现增值效益,第二关注TOD整体的经营模式,通过大的产业链,综合地解决一次性投资和运营费投资问题;第三、发展自持物业,对接地下商业空间开发,增强地铁上盖物业组合开发能力;总的来说它们大铁和地铁虽然运输的能力和客户群会有不同,本质都是由公共交通带来城市的服务,建地铁就是建城市,通过建设交通对城市的人形成一个良好的服务,对城市的发展形成一个助力。在大铁和地铁利益诉求是一致的,应该两个部分的力量形成合力变成共赢的状态,变成优化服务的重点的节点,形成良好的系统性的合作机制,实现城市共赢,或者社会效益共赢。



            重庆城市综合交通枢纽 ( 集团 ) 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重庆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易兵先生对重庆沙坪坝站铁路综合交通枢纽TOD项目如何将高铁车站融入城市空间进行了案例分享。重庆沙坪坝高铁站作为国内首例铁路综合交通枢纽TOD工程,率先引入“站城融合”设计理念,实现了高铁站和城市发展的有机融合,通过“高铁+上盖物业”开发模式,开拓出了站城一体化的城市发展新空间,彻底改变了铁路车站分割城市的历史,实现了车站藏隐于城市建筑之中。未来将采用新的建设模式和体系实施站城一体化设计、一体化实施、一体化开发和一体化的运营,实现各方共赢。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第四建筑设计院院副总建筑师,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设计项目总负责人王晓群先生在论坛上做了《大兴国际机场——面向未来的绿色交通枢纽》的主旨报告。大兴国际机场定位于全球航空枢纽,承载着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历史使命。大兴国际机场的设计特点是以航站楼中庭为中心,呈放射状“伸”出多条指廊,高度整合的交通枢纽,旅客从航站楼中心到最远端登机口步行距离不超过600米,步行时间仅需不到8分钟。同时,指廊登机采用双层设计,每层车道边衔接航站楼不同的功能分区,有效保障不同类型的旅客快捷出港。无缝衔接的综合交通枢纽高铁、城际、快轨等多种轨道交通南北穿越航站楼,形成了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枢纽,旅客可以通过站厅内的大容量扶梯直接提升至航站楼的出港大厅,航空旅客与其他交通工具换乘区域控制在约500米宽,100米进深的范围内,实现了“无缝衔接。在设计中,大量采用了国内先进的绿色生态技术和BIM技术,打造成为了绿色三星建筑。



             
            下午的论坛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第四设计院建筑二所设计总监、机场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李树栋先生主持。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综合交通研究院副总规划师王有为先生围绕《TOD——生态低碳的现代化生活方式》做了主旨演讲。从其报告中得知,生态低碳的生活方式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是降低能源消耗和实现能源转型的现实需要。交通技术对城市形态总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什么样的交通决定了什么样的城市形态,相反什么样的城市形态需要什么样交通技术的支撑。因此发展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TOD生态低碳模式可以提供人们多样性、舒适、便捷、现代化的生活方式。王总结合涉谷、二子玉川站、苏州一号线、新加坡Tod新城、中国香港等案例比较分析了中国与国外TOD精细化发展的差距。同时中国在用地的规划和制度上存在一些弊端,一是需要转变发展的思路,实施多利益联合开发,二是改革规划制度、土地招牌挂制度、同资制度以适应TOD的建设需要,让市场在TOD发挥更大的作用。


             
            深圳地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中安先生带来了《深圳地铁城市文化艺术之路》的主题报告。报告讲述了深圳地铁在一期建设中的一站一景、二期建设中的一线一景、三期建设中的艺术墙、车公庙等关键项目修建装修、线网景观文化和艺术创作方面的探索和创新。地铁工程文化艺术建设成为深圳地铁一张亮丽的名片,值得借鉴和学习。
             


             
            法国AREP 设计集团国际部总经理Daniel CLARIS先生分享了AREP在城市、建筑、交通领域的探索与实践。众所周知,公共交通的发展虽然很好地促进了城市化进程,但是也出现了不可避免的弊端——消耗了巨大的资源,排放出大量的排放物、污染物和温室气体以及种种气候变化问题,城市空间与城市功能的分化,社区的零散和孤立,或者缺乏城市功能和融合,因此,城市的公共生活空间、出行空间和交通空间迫切需要改善或重新塑造。因此,AREP在建筑和城市设计中倡导TOD发展模式,积极保护当地的景观、历史遗迹和生物多样性,通过严谨的设计理念、采用生态建材、清洁技术将项目投入到实施当中,实现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盛晖先生在《站与城—新时代铁路客站设计创新》报告中指出站城关系演化反映时代发展,站城融合首要的畅通融合,超越交通枢纽,引入城市客厅理念,融入城市生活。盛晖先生详细梳理了中国的站城关系的发展历程经历了有站无城、站城分置、依站建城、站城融合以及今后有城无站的发展阶段。最后新时代的铁路客站以白云站为例,介绍了站城一体融合发展创新方式。新时代的铁路客站不再仅仅是人们出行换乘的交通场所,还承担着城市更新、经济转型升级的“城市助推器”的作用。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交通设计研究所所长石京先生围绕公交都市建设与城市再开发分析了公交都市建设对交通形态的改变,并结合重点地区的城市再开发,打造以公交为主导综合交通体系,增加城市居民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比例,推进绿色交通发展服务交通强国建设。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庄宇先生从城市建筑学的角度对城市的地下空间进行不同视角的考察和讨论。庄宇教授认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要关注地下交通设施带来的城市流动的结构性转变。城市新的发展周期带动了地铁、地下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由此带来城市流动的结构性转变,也“由下至上”地影响着城市的演变和进化。城市尺度的不同就可以看到越是接近微观尺度,步行流对整个城市形态的变化影响越大。
            城市流动要求把以轨道为核心的车站地区打造成新的公共空间,地下空间和地上空间形成整体一体化发展。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赵新华女士以《路漫漫其修远-北京的交通枢纽》为题,介绍了北京交通枢纽发展的过程。从四惠交通枢纽、天通苑北枢纽、望京西等工程案例剖析了北京市市政院在TOD综合规划设计中的体会和经验教训。她指出交通枢纽TOD模式主要是节约和集约土地资源,为城市提供更好的服务。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系术委员会主任,教授韩林飞先生围绕“站城一体化”趋势下的交通枢纽空间生态转型做了精彩的报告。韩林飞认为站城一体化不仅仅是一个物质空间的一体化,最主要是人生活的一体化,人将站城,把城和站作为生活空间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一个交通的功能,或技术上的一个修饰。我们应该从生态转型、从空气的质量、从视觉环境、从空间的效率各个方面重新审视今天的大而不当的铁路客站。在今后发展过程当中,如何在站城一体化的过程当中将生态的原则,将生态设计和城市的原则相融合,提高效率、提高运输量,用技术为人服务,而不是人被动适应技术。



            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咨询委员、研究员、工程师、兼职教授、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专家委员会研究员、中国投资咨询协会副理事长潘文灿先生重点探讨从国土空间开发规划谈绿色轨道交通规划和建设的主题报告。潘文灿先生首先就中国轨道交通建设的概况、发展特点做了分析,他认为轨道交通应该科学规划,合理建设,适宜当前兼顾长远,应考量效益成本,保护生态,可持续发展。他认为轨道交通的建设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期,各地对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地位提升,也对统筹推进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保护和整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处理好与轨道交通发展规划和投资关系上,要坚持国土空间开发与轨道交通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坚持集聚开发与均衡发展相协调;坚持点上开发和面上开发相促进;坚持路运开发与海岸线怎么利用相统筹;坚持企业优先与高效的利用相统一;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充分发挥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地计划整体管控作用,为轨道交通服务好;合理拓展合理用地新空间,在不破坏自然环境和确保地质生态的前提下,引导交通城镇建设,优先使用开发和盐碱地等未用地,尽量不占或少占优耕地;科学规划城际间、城市间轨道交通,合理开发利用地下和地上特点,投资要自始至终坚持绿色发展,生态保护企业用地的理念。实施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三控制的行动。严格实行建设项目总的标准,创新基地模式,推进基地的技术,严控新政建设用地;轨道发展的投资,要与自然资源相关的规划,耕地保护、土地使用、生态保护等相关的部门做好协调和合作;坚持和完善建设工程生态文明的体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国绿建委委员、城市一体化建设、绿色建筑领域专家刘京女士介绍了《绿色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评价标准》的编制进展。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是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类型多样,设施齐备、客流集中、能源与资源消耗量较大。当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建筑设施量大面广,能源管理水平、服务品质等都有待提高,大力发展绿色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建设势在必行,这对于为贯彻落实我国绿色发展理念,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暨民航院项目总监;航站及空港创新发展中心主任徐平利女士探索了共享、互动、智慧之未来机场航站楼创新设计思路。航空院在项目设计时秉承绿色的、节能包括生态和交通的一体化设计思维,改善旅客的舒适度,提高交通的体验感。借助大数据技术和智慧技术的升级,交互参与创新智慧机场设计,让旅客和机场的员工成为新技术实验区里参与设计的主体。倡导人文智慧参与发展的设计模式,实现更好的旅行的体验,倡导智慧服务和运行管理,不断提高机场智慧化程度,使航空旅行变成一种实实在在地享受。



            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2019年城市·建筑·交通”中法低碳生态建筑论坛及主题展圆满落幕。来自法国、中国各地的多位专家学者,以及节能与绿色建筑相关行业协会与企业代表、规划设计院所、科研院所、交通投资机构150多位代表应邀参加此次论坛。AREP集团中国区总经理姜兴兴和Luc NEOUZE最后在论坛中指出要积极推进此次活动成果落地,加强规划对接、产业对接、机制对接,务实推进生态城市、低碳建筑、可持续发展交通方面的合作建设,让中法生态示范城市成为多双边互利共赢的一个重要国际合作平台。

          • 上一条:【全国首次投运时速80公里B型中国标准地铁列车
          • 下一条:【成都地铁5号线将用新导向标识 更醒目